2023年6月8日 星期四

以魂御魄,養魂揚善


《靈樞‧本神》曰:「故生之來謂之精,兩精相搏謂之神。隨神往來者謂之魂;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。」

精子與卵子結合成了胚胎,大概在第七週四十九天胚胎開始有了一個與身體不成比例的大頭,各器官如腎、心臟都有了雛形,而神經管開始連接大腦和脊髓,原腸也逐漸發育。在胚胎會動時魄即產生,並同時感召游魂(靈魂)進入胚胎成就胎兒。

嬰兒出生後在冷空氣的刺激下,胸廓打開、胸腔擴大,嬰兒肺部吸進空氣(天地自然之氣),生理機能開始運作,(生魂)成矣。在呼吸時肺部空氣被排出,經過聲帶嚎啕大哭,情緒感知有了作用,(覺魂)成矣。三魂俱全命即定矣。

魂主情(情志),魄主性(本性)。

《孟子微》曰:「心思之官者,魂靈也。耳目之官者,魄質也。魂魄之好不同,而常相戰矣。然魂清虛而無憑者也,必藉魄乃為用。魄強實而無知者也,多背魂而自專。故魂魄交爭,魄必勝矣。以魄多而魂少,魄實而魂虛,魄強而魂弱故也。……故大人者,在先養其魂靈,統御其體魄而已。」

《宇宙系統推測論》曰:「嬰兒出生以後,食尿病痛,皆屬魄之作用,此時魂皆受制於魄。待到嬰兒稍長,開始有思想意志之際,魂才漸漸活動;從此以後魂魄各自發展,美食的喜愛、異性的衝動等等,皆源於魄。聰明智慧、思想意志等等,皆導於魂。魂若勝魄,行事多善,魄若勝魂,利慾焚心。」

《孟子.離婁下》:「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。庶民去之,君子存之。舜明於庶物,察於人倫。由仁義行,非行仁義也。」假如一個人外表只有「仁義」的行為,內心沒有「仁義」的動機,此人的行為只不過符合行為模式,其內心不一定存有「仁義」。就好比衣冠禽獸,滿嘴仁義道德,背地盡做些骯髒齷齪之事。 故人之所以異於禽獸,在於成長過程接受教育、文化、信仰等因素薰陶,逐漸遵人倫,明事理,辨是非,懂得藉由心理去統御生理,進而達到以魂御魄,養魂揚善。

扶貧 20230606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