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

淺談火葬擇日的重要性

台灣早期因祖先傳承了(吃土還土)的觀念,因此在葬儀的葬法上,一直以來都以土葬為主,甚少有火葬的習慣,除非是因亡者有傳染病,須以火葬來處理,這與當時的生活背景有相當的關係,台灣移民初期因人口稀疏,土地在未開發的情況下,在墓地的使用上並不缺乏,但隨著時間的演進,時代的進步,相對的促使土地大量開發,而產生人與祖先遺骸相爭土地的情形越來越嚴重,政府因而宣導並提倡火化的簡便性,希望能把火化觀念普及,進而減少墓地的使用。

但在實施初期,由於民眾承襲舊有觀念,一時無法接受,大多認為人已死過一次已經很悲傷,如經由火燒再死一次那豈不更為可憐,就是有這樣的觀念,讓政府所提倡的政策一直無法全民普及,且又限制於地方習俗,政府也無法強制執行,只能大量宣導順其自然發展,一直到近年社會快速進步,經濟型態由農業轉為商業甚至高科技產業,在生活的步調上也因此越來越緊促,時間的運用上已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生活壓力,就是這樣的環境與社會背景,讓火化順其然的成為喪葬主流,年輕一輩不在排斥火化,反而因為火化的便利性與費用較為節省的情況下,又加上民間錯誤的觀念,因此火化取代了土葬。

民間認為土葬至所以會影響後代,是因為骨質中的化學成份產生了血緣的相通,而火化已把亡者骨頭燒化成灰,已破壞其骨中成份,無法如土葬影響後代子孫,就因如此的錯誤觀念,喪葬之擇日就連道士、尼姑、和尚甚至葬儀社老闆都會,民間不再重視喪葬擇日的重要性,不再堅持找其專業的堪輿師(地理師)來為其亡者擇日。


其實這觀念之中只說對了一半,雖然骨質中的成分已被破壞,但我們還需考慮到另一個影響後代的因素,那就是靈的存在,在台灣民俗信仰的傳承中,人過世後三魂升於天,而各有其所歸,七魄降於地,而消失於無形之中,所升之三魂:一歸魂帛,一歸墓地,一歸輪迴,此三魂不再為魂,應稱為靈,此靈為亡者之代表,如在擇日之時,不懂避其專業神煞,使其靈受到傷害,那麼試問,此靈怎能得到妥善的安置,而後代子孫又怎麼能受其靈的庇祐呢?這就是火化擇日的重要性,在此供各位朋友省思。

~扶貧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